避雷針能夠“避雷”的原因在于它利用了尖端放電現(xiàn)象,具體原理如下:
靜電感應:
當雷云接近建筑物時,空氣中的電荷發(fā)生極化,避雷針作為建筑物上的更高點,會感應上較多的正電荷。
尖端放電:
避雷針的尖端由于其尖銳形狀,形成局部電場強度集中的空間,這個區(qū)域被稱為“優(yōu)先放電區(qū)”。當雷電先導放電進入這個區(qū)域時,避雷針會迅速將電荷引導至尖端。
電流泄放:
避雷針與地面相連,因此電荷會沿著避雷針和接地系統(tǒng)流入大地,形成一個低阻抗的通路。這個通路使得雷電不會直接擊中建筑物的結構部分,而是被避雷針引導至地下。
保護作用:
避雷針不僅提供了一個直擊路徑,將雷電吸引并安全地導入大地,還通過其接地系統(tǒng)將雷電均勻分散到大地中,減少了對建筑物的直接沖擊。
綜上所述,避雷針實際上是一種“導引雷”裝置,它通過提供一個容易的路徑,引導雷電安全地流入大地,從而保護建筑物和其中的人員及設備免受雷電的直接擊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