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-12被選作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,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:
測量精度高:
C-12的原子量可以測量得相當精確,這對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非常重要。
自然豐度高:
C-12在自然界中的豐度較高,約為98.9%,這使得它成為測定其他元素原子量的理想參考。
化學性質穩定:
C-12是一種穩定的碳同位素,不會發生放射性衰變,因此作為標準物質更為可靠。
質譜測定方便:
C-12易于在質譜儀中測定,而質譜法是目前最準確的測定原子質量的 *** 之一。
國際統一標準:
1960年代,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(IUPAP)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(IUPAC)統一了原子時代的計量單位,決定采用C-12的原子量作為標準。
物質的量單位定義:
根據國際協議,一個“物質的量”單位的C-12的質量被定為0.012千克,即1摩爾。
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C-1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