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銹鋼發生氧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生產工藝原因
在生產過程中,如果工藝不當或疏忽,可能導致產品表面的氧化膜不完整或不連續,從而使空氣中的氧氣直接與產品中的某些元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,導致氧化現象。
產品成份配比原因
某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,可能會減少鉻、鎳等抗腐蝕元素的比例,增加碳等元素,導致產品質量下降。例如,304不銹鋼管中鉻元素含量不足時,會影響其耐腐蝕性和成型性,從而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氧化現象。
人為原因
消費者在使用不銹鋼產品時,如果操作不當或未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,特別是在食品化工設備行業,人為因素導致的氧化現象較為常見。
環境因素
不銹鋼表面在暴露于氧氣和水分時,會發生氧化反應,形成一層氧化膜,即鈍化膜。這層膜能夠保護不銹鋼不再繼續氧化,但在某些情況下,如氧化膜受損,不銹鋼就容易受到進一步的氧化和腐蝕。
高溫氧化
在高溫環境下,不銹鋼表面的保護膜可能會受到破壞,導致氧氣直接與金屬反應,形成氧化物,引起銹蝕。
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
不銹鋼表面可能受到化學物質的侵蝕,如酸、堿等,這些物質能破壞表面的保護膜,使其失去抗腐蝕能力,從而導致銹蝕。此外,當不銹鋼表面存在電解質(如水)時,會形成電化學電池,導致鐵溶解成離子并在表面還原成鐵氧化物,形成銹蝕。
磨擦和劃傷
不銹鋼表面受到磨擦或劃傷時,會破壞表面的保護膜,使其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蝕的影響,加速銹蝕的形成。
綜上所述,不銹鋼的氧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涉及多種因素。為了有效防止氧化,應從生產工藝、材料配比、使用和維護等方面入手,確保不銹鋼產品的質量和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