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體接地是一種常見的電氣安全措施,其目的主要包括:
防止電擊:
接地可以將設備或導體上的電荷安全地導入大地,防止因電荷積累而導致的電擊事故。
確保靜電平衡:
當導體接地后,其電勢會變為零,這意味著導體處于靜電平衡狀態,電荷只能分布在外表面,不能分布在內表面。
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:
接地系統提供一個低阻抗的路徑,使得在發生電氣故障時,電流能夠迅速流入地面,從而避免設備損壞和人員傷害。
系統穩定性:
接地有助于在電氣系統過載時減少負載,保持電壓在正常水平,防止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。
參考點:
在電路設計中,接地通常作為電勢高低的參照點,使得電路板或其他電氣設備與地等電位,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
接地系統通常包括接地電極、接地導體和接地連接點。接地電極是埋入地下的金屬棒或板,接地導體是連接電氣設備和接地電極的導線,而接地連接點則是設備與接地系統的連接處。
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理論上接地導體電位為零,但實際上由于接地電阻的存在,這個電位并非恒定不變,通常要求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,以確保良好的接地效果